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从“吃饱饭”到“吃好饭” 玉林市水稻育种发展变迁

2019-07-30 11:52:41 来源: 玉林市新农办 玉林日报 作者: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自古以来,“吃饱穿暖”就是普通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你吃了吗”,这句简单的寒暄,表达出过去人们对吃的渴望和饿的尴尬。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水稻种植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我国水稻育种的重要基地,玉林的几代水稻育种专家怀着对家乡土地的丰收渴望,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水稻矮化育种,实现了水稻由高秆到矮秆的革命,到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玉林水稻育种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填补了一项项成果空缺,创造了中国水稻育种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也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玉林水稻育种硕果累累


    有人把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与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就是因为杂交水稻的培育解决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吃不饱饭的问题,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作为我国水稻育种的重要基地,玉林在杂交水稻的培育上也参与了大量的工作,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粮食供应不足。那时候,种粮食就是为了能够吃饱,把追求高产、稳产作为主攻目标。”玉林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古彪介绍,“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玉林地区水稻种植的品种普遍是传统高秆品种,由于台风暴雨天气频繁,传统高秆品种倒伏问题尤为严重,这是当时限制水稻高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玉林的育种专家采用远缘杂交和品种间杂交相结合,通过大量的试验,相继选育出“包胎矮”“包选二号”,实现了世界上水稻育种由高秆到矮秆的一次重大突破。


    “包胎矮”和“包选二号”不仅抗倒性大为加强,产量也大幅提高,由一般200公斤/亩跃升到350~400公斤/亩,这两个品种推广种植时间长达20多年,推广覆盖了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西南部分地区。为此,1978年,“包胎矮”和“包选二号”这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广西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牵头开展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大协作,成功突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交优势的国家。玉林市农业科学院的育种专家韦裕廉带领课题组参加了协作攻关组,利用“二九南A”“珍汕97A”,筛选出强优势的“IR24”“泰引一号”两个恢复系,为水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的三系配套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配套强优组合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创造了重大科研成果。为此,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在1978年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广西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1981年获得国家科技特等发明奖。


    如今,当年育成“强优势恢复系IR24”(2号恢复系)的攻关骨干韦裕廉已经80多岁了,回忆起过去的奋斗历程,他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工作是非常艰苦的,但是能为农民吃饱饭做点事情,我们都觉得是值得的。”


    玉林水稻育种从高产走向优质高产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由量向质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能吃到品质更高的稻米。事实上,提高稻米品质,也是玉林育种专家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002年,经过多年多代系圃筛选,玉林市农业科学院的育种专家成功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晚籼优质稻新品种“玉晚占”。“‘玉晚占’具有米质优、高产稳产、抗性强等优势。”古彪介绍,当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玉晚占”糙米率、精米率等九项指标符合部颁优质米一级规定,甚至其垩白米率和垩白度等关键指标还明显优于泰国香米和澳洲袋鼠米,所以当时也被评为广西米质最优、食味最好的品种之一,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


    除了“玉晚占”,近年来,玉林市农业科学院还培育出了玉丝6号、玉美占、家福香1号等十几个优质稻新品种。而每一个品质优良种子诞生的背后,都是育种专家历经数年精耕细作培育的身影。


    广西北流伟民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刚成立3年的年轻企业。在玉林市农科院的支持下,该公司在北流市新荣镇扶中村建立“有机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去年该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稻米实现产值约达两亿元。“有了好品种,才能卖好价。”公司负责人顾嘉惠介绍,玉林市农科院为公司提供了良种保障和强有力的技术体系支撑,公司也因此步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之路。


    据统计,2006年以来,玉林市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3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160万吨以上,玉林市以不到广西5%的耕地生产了广西12%以上的粮食,是广西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实现“吨粮田”的地级市,粮食单产稳居广西第一。农业产值从2006年的75.86亿元增长为2018年的213.59亿元。近年来,玉林市在“十、百、千、万”增粮工程的基础上,以6个自治区粮源基地县(兴业、陆川、博白、北流、容县、福绵)为重点,大力推进优质粮源基地创建和粮食高产示范片建设,北流市、博白县整建制推进全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极大增强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示范带动作用,玉林水稻产业正向着高质量发展阔步迈进。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