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钟山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炼制成农民致富“金种子”

2018-09-25 10:21:24 来源: 钟山县农业局 作者:

     编记: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种业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小小一粒种子在整个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过程中却是“秤砣虽小压千斤”,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

   

    钟山县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行政执法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种子资源开发、种子繁育推广,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确保良种供应安全,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炼制成农民增收致富“金种子”。

 


红花镇洞心村杂交水稻制种大丰收。

 

    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种质资源创新

    

    钟山引导区内外制种企业选择近年实施过农业综合开发水、渠、路桥条件较好,有制种技术基础或具备连片制种条件的地方做杂交水稻种子繁育基地,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产业、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动种质资源创新, 实现优势基地与优势企业高度融合。今年,全县有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具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区内外制种企业委托种子经营机构或个人代制杂交水稻种13664亩,比2017年6255亩,增长118.4%。

   

     “品种好不好,农民说了算!”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区域经理谭永元说:“商业化育种的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需要什么种子,企业就培育和生产什么种子,今年长沙利诚种业是第一年到红花镇试种公司繁育的种子,成功后好在钟山及周边县区大面积推广。”如今,越来越多的种子企业从单纯的“卖种子”转型为“服务提供商”,从推销种子过渡到推广高产栽培技术配套服务上来。

    

    引进5家制种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该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运行模式,由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建立保险赔偿机制抱团发展,农户(贫困户)通过自种或用土地、劳务等资源参与基地(合作社)建设,用双手改变命运、让产业带动脱贫。今年,全县引进5家制种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代制杂交水稻种13664亩,预计可创收4648万元,让3752农户受益。

 


市县农业专家在红花镇制种基地开展水稻种子纯度检查和植物产地检疫工作。

 

     “依托制种企业种植技术和订单收购,我家今年新种100多亩杂交水稻制种,现已齐穗杨花丰收在望,既确保去年我家的脱贫成果,又保障儿子和女儿在大中专院校就读的费用。”公安镇大龙村的陶先林说到,这是钟山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业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真实写照了杂交水稻制种订单种植,成了许多家庭增收致富的“金种子”和“香饽饽”。

   

     部门联动完善现代种业管理体系

    

    钟山采取市县种子、执法、植保多部门联合,加强对制种企业种子生产许可证、品种权许可、生产档案和备案、制种田隔离、田间质量(纯度)等情况督查,按农时季节多次到公安、燕塘、红花、回龙等乡镇水稻制种基地开展检查和技术指导,提升水稻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如,9月上中旬,市县种子部门联合深入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通过对水稻制种的田间除杂去劣、制种隔离、植物检疫对象等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普及农业植物检疫知识,从源头上把好种子质量关;督促种子企业加大除杂保纯力度,加大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纹枯病等常见病虫的防治,确保种子质量和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区市县农业专家在公安镇大宅山抽取水稻样品现场采用试纸进行转基因快速检测。

 

    

    规范经营备案确保良种供应安全

    

    钟山举办2018年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及植物新品种保护培训班,广泛宣传贯彻新《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手把手、面对面培训种子生产经营户熟练应用备案管理系统操作技能,让依法生产经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小小一粒种子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种子”。

    

    建立制种保险赔偿机制抱团发展

    

    为降低种农制种风险、促进制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钟山使出建立保险赔偿机制抱团发展的“大招”,钟山县种子管理负责人说,制种保险这张“安全网”给制种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年,钟山县继续实施自治区水稻制种保险试点项目,试点参保面积6500亩,保费由农户承担20%,种子生产企业承担20%,自治区财政承担60%;引导企业与农户自愿参保4500亩,为农户提供保障规模2200万元。仅去年水稻制种赔偿金额达86.22万元,有效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红花镇已收割晾晒在烤烟炉的杂交水稻种子。

 

    水稻制种产业为精准脱贫添砖加瓦

   

    “以前我一直在广东打工,回来看到家乡搞杂交水稻制种已形成了一个产业,2014-2016年,我回来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承包300多亩发展订单杂交水稻种子繁育,一亩能收入到二三千元,一年算下来也有十多万元,比打工要强多了。”公安镇里太村村委主任廖长英乐呵呵地说。



7月2日廖长英与红花镇古楼村妇女正在忙碌移栽杂交稻父本。

 

    2017年廖长英自制杂交水稻种300亩,争取到自治区财政的杂交水稻制种保险,辐射和带动红花、公安、回龙、凤翔等镇群众发展水稻制种业900亩,仅基地土地流转租金总收入105万元(每亩租金500元/年);入基地务工增加工资收入123万元(每亩人工650元/年),户均收入4.42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01万元,让当地182户贫困户、963人获得持续的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4年过去,廖长英的制种技术更加成熟,今年她流转土地自制杂交水稻种400亩,辐射和带动群众发展水稻制种业2600亩,把钟山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炼制成农民致富“金种子”,让群众有增收致富的产业,并优先安排村里的贫困户务工增加收入,为精准脱贫添砖加瓦。

    

    钟山今年杂交水稻制种到县种子站备案的就有13664亩,按租田600元/亩、人工成本700元计,农户仅流转土地和到制种基地务工就可年增收1770多万元,发展水稻制种业助农增收成效凸显。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